日志正文
|
||
被损害的王小波 刊于《长江商报》 文/沈嘉柯 王小波逝世16周年,纪念的专题文章数不胜数,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艰难生存状态、身不由己的写作挤榨,却被严重忽略了。 他是比较早的自由职业作家之一。文字之外的王小波活得没尊严、智慧和趣味。不能安心写他的小说,写那些杂文根本就是在卖血,不能滋养他自己。 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编朱伟回忆当年“给我写专栏就并非他真正所好,所以我也属逼迫他做一些令他心累的事的人之一。我难忘与他最后一次见面,他给我交稿时说写不出稿来的那种痛苦不堪。他写专栏,越写越为思想繁衍能力的不足而焦虑,而且理性纠缠带给他的是小说的想象力枯竭,越来越缺少血肉。” 据我读到的资料,王小波为了卖文换钱,还写了《辽宁青年》《演艺圈》之类的很多通俗杂志。他看重的小说发表不出来,能交的稿子又越来越状态不佳。 他的晚年经历令人心酸之极,过得不自由,也没什么趣,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,是要从自己身上割肉换钱的,自由野生不过是幻想。 不断重复抽血的王小波,心力和身体再也撑不下去了,1997年死于心脏病突发。几年后,出现了“王小波门下走狗”这种爱好者纯粹噱头的自诩。与王小波真实的遭遇对照来看,又凄凉又讽刺味十足。 我们的文化氛围和实际的创作生态,制造出“被损害的王小波”。这样的实例,在文艺社科领域不少,而且都很沉默,往往都是人死了,报刊媒体献上一点哀荣悼念。比如前段时间去世的中国社科院青年学者张晖。 我之所以格外觉得悲哀,还因为近日读到微博上“李佳佳Audrey”的一段话:接触各行各业的人,发现状态最令人羡慕的是专栏作者。认识一个华盛顿邮报的老头儿,72了一年到头各种旅行,潇洒得很,我问:“没有经济压力吗?”“怎么会?稿费多得都花不完!” 一边是稿费花不完潇洒高寿的外国专栏作者,一边是耗竭心力仍不足以自由谋生的本土好作家,两者命运彻彻底底的天壤之别。 从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中国低廉到尘土里的稿酬制度,花费国家财政垄断利益的协会组织,让选择了自由写作的王小波天才早逝。 此外,现行的稿酬纳税力度极其之不合理。普通的花几年心血出版一本书的作家,拿到一笔版税,超过4千就得被扣11.4%。自由写作是高成本行为。 太多人对王小波的喜欢,不过是爱吃死猪的猪血,无比陶醉地大谈其思想,却不关心那思想长出来的土壤,以及他那本该长存的肉体。他就应该拿着高稿酬,过着体面有尊严的生活,展开良好地创作,自由地写他想写的。 要知道,任何社会生产都是有成本的,文化创作出版也不例外。稗子夺走了稻麦的阳光雨水和肥料,人们就吃不到好粮食,正经谷物就枯萎而亡。 真的喜欢王小波,喜欢他和他的自由思想,那就很有必要去批判和改变造成这种悲哀的环境,哪怕只是出一点声音,发出呼吁。
http://www.changjiangtimes.com/2013/04/440039.html
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
|
||
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